怎样应对“来势汹汹”的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等。下面通过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治疗方法进行科普,分析当前治疗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目前,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手段主要有药物治疗和介入性治疗两种方式。其中,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降低血脂水平、控制血压、改善冠状动脉功能来预防或缓解病情;而介入性治疗是对病变部位进行直接干预,如支架置换术、血管内膜成形术等。

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死亡率。介入性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优势,能够有效减轻症状并延长患者的生命。以下介绍几个常见的治疗方向。

1.抗凝治疗。

在急性心肌梗死中,抗凝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其作用是通过抑制血栓形成来减少心肌组织损伤和患者的死亡率。常用的抗凝药包括肝素、低分子量肝素、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其中,肝素是最早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抗凝剂,它可以有效地预防血栓形成并降低卒中等疾病的发生率。然而,肝素存在一些副作用,如过敏反应、出血风险增加等,因此,需要严格监测患者的使用情况。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以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和减少冠心病发作的风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以用于缓解症状并预防后遗症,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从而减轻充血负荷对心脏的影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还可以促进微循环恢复,提高心肌细胞存活率,应用范围包括轻度到重度的心肌梗死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够显著地延长患者的生命,防止心脏病复发。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副作用。

3.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心脏细胞内的钙离子通路,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心率,减轻心肌缺血程度,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常用的药物包括维拉帕米、阿替洛尔、伊可宁等。这些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疗效表现。例如:维拉帕米主要通过减少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来实现其镇痛效果;而阿替洛尔则可以通过增加心肌细胞外膜电位来达到同样的目的。因此,在选择使用何种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4.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主要是在心脏内通过血管进行微创操作,达到扩张狭窄血管、促进血流和药物输送的目的。介入治疗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支架置换术(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其中,PCI较为常用,它利用导管将医疗器械插入患者的心脏腔内,从而实现对病变部位的干预。在PCI中,医生通常会选择使用支架来支撑受损的血管壁,以防止再狭窄或破裂。此外,PCI还可以通过药物注射的方式改善血液流动情况。在实施PCI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需要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接受该治疗方式,再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并进行必要的检查等。PCI的成功率较高,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风险,需要监测患者的情况。

不同的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患者,在实际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等因素,选择患者最合适的治疗方法,力求达到最佳疗效。

文/李红(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

2023年11月27日 14:35
首页    科学运动    怎样应对“来势汹汹”的急性心肌梗死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