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杀手”——静脉血栓栓塞症

 

“什么是静脉血栓栓塞症?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如何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下面带你认识“沉默的杀手”——静脉血栓栓塞症。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概念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是一种血液在静脉内异常凝结形成血栓,进而阻塞血流的病理过程。它主要包括两种类型: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Embolism,PE)。

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发生在身体的深部静脉中,尤其是下肢的静脉。这些血栓可以部分或完全阻塞静脉,导致血液回流受阻,进而引发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少数情况下,深静脉血栓形成也会发生在肠系膜静脉、上肢静脉、颈静脉或颅内静脉系统。

肺血栓栓塞症则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血栓脱落并随血流进入肺动脉,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组织缺血、坏死。肺血栓栓塞症往往起病急骤,病情严重,可能导致患者迅速死亡。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

创伤:特别是重大创伤或下肢损伤,可能导致血管壁损伤,进而引发血栓形成。

外科手术:特别是下肢的骨科手术、大型盆腔或腹部手术,术后患者由于活动受限、血液流速减缓,容易形成血栓。

长期制动、活动受限:如长期卧床、下肢瘫痪等,导致静脉血流缓慢,易于形成血栓。

高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壁逐渐硬化,血液流速减缓,老年人成为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高发人群。

既往静脉血栓栓塞症病史,肥胖、怀孕、肿瘤和肿瘤治疗等因素,也可能增加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

此外,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还包括中心静脉置管和慢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严重的内科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充血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口服避孕药或激素补充治疗;获得性高凝状态,如狼疮抗凝物、抗磷脂抗体、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骨髓增殖性疾病如原发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高凝状态,如活性蛋白C抵抗(因子V Leiden突变)、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抗凝血酶缺乏、凝血酶原基因突变等。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警信号

多数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隐匿,但也会有一些预警信号,最早和最常见的信号为患侧下肢疼痛、肿胀,伴或不伴皮温升高和红肿;患侧的小腿周径与对侧相差大于2cm;髂静脉血栓形成除了下肢肿胀外,可能还会有腰腹部、臀部或背部疼痛;颈静脉和颅内静脉系统栓塞可出现颈部胀痛、意识淡漠、头痛呕吐。

多数肺栓塞患者表现不典型,其中最常见的信号为呼吸困难,其次为胸痛、咳嗽、皮肤青紫及腿部疼痛、肿胀等。这些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一旦出现应引起高度重视。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

血栓危害大,预防是关键,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1.改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控制体重、血糖、血脂及血压等,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2.避免久坐。长时间久坐不动容易导致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平时应避免长时间久坐,尤其是在长途旅行或工作中。

3.多做踝泵练习。这些动作可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预防血栓形成。

4.适当的体育锻炼。定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栓的形成。

5.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对于手术后的患者,应尽早下床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同时,勤翻身、做深呼吸和咳嗽动作也有助于预防血栓形成。

6.多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有助于维持血液的正常流动状态,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文/王雪青(宁波市第六医院)

2024年4月29日 10:20
首页    家庭医生    “沉默的杀手”——静脉血栓栓塞症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