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你的姓“事”

近日,首届中国姓氏申 遗大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 办。据统计,中国自古至今 出现过 13579 个姓氏,其中 单姓6931个,复姓4329个, 三字姓1615个,四字姓569 个,五字姓96 个,六字姓22 个,七字姓 7 个,八字姓 3 个,九字姓 7 个,十字姓 1 个。

姓名是家庭赋予人们的 独特代号,而姓氏则是姓名 的基础。为了解当代青年对 姓氏的看法,《中国家庭报》 以问卷的形式对 100 名 80、 90后进行了调查,请他们讲 出自己姓氏背后的故事。

超九成被访者喜爱自己的姓

“我姓侯,唐朝时,祖辈从山西逃荒到山东,在临 淄凤凰岭落脚,一直延续至今。”“我姓席,这个姓挺稀 有的,蒙古族有一支,出了大家都很熟悉的席慕蓉。 我家这一支在湖北襄樊地区,是从周朝楚王传下来 的。”“我姓何,有人说这个姓是‘韩’误读而来。”

对于自己的姓氏,每个人都多少有些了解。其 中,姓氏起源、同姓名人、家族迁徙史等往往是关键记 忆点。

“如果说姓名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姓氏就是‘立 名之本’,它既是我们与生俱来并将使用一生的代号, 也代表着我们与整个家族的联系。”就读于上海师范 大学人文学院的小赵这样解释自己眼中的姓氏,“就 我自己而言,我的家族非常和睦,子孙辈也努力,我热 爱我的家庭,当然也爱我的姓。”

与小赵一样,被调查者中64%的人表示对自己的 姓“非常喜爱”,35%的人表示“一般喜爱”,只有一位 深受家庭破裂困扰的被调查者表示,因为父亲从未对 自己和母亲尽过责任,自己很想改成母姓。从侧面 看,“不喜欢”也反映着姓氏与家族认同感之间的紧密 联系。

“我的先祖为了激励后代,还写了族训,同时规定 了族谱用字,让子孙后代从比较有积极意义的字里汲 取力量。”来自陕西的小梁提道。

曾任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院 长的程裕祯教授指出,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 缘关系的符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成员赋予它 某种规定性,用以调整或维持某种社会结构,而中国 的姓氏更多地带有宗法色彩。

老师说我是“女娲后人”

大四女生欣扬(化名)表示,关于自己的姓氏,她 有一个终生难忘的美丽回忆。她姓“丑”,这个罕见的 姓氏曾令她深恶痛绝。因为字义中显而易见的贬义, 每到一个新环境,她总是能迅速被人记住,成为学校 的“名人”。

欣扬透露,每次被老师点名,都会有调皮的男同 学发出嗤笑,因为当时流行的动画片,他们甚至给她 取了个外号,叫“丑羊羊”,欣扬当时每天都恨不得找 个地缝钻进去,性格也变得沉默,甚至萌生了不想上 学的念头,直到初二时,她的班主任改变了她的一生。

有一次,班主任听到有同学阴阳怪气地重复欣扬 的外号,非常生气,严肃地告诉同学们,尊重姓名,是 对他人最起码的尊重。老师还说,每一个流传至今的 姓氏都有独特的渊源,比如欣扬的“丑”,是源于传说 中的女娲,因为女娲也叫“女丑”,她的一些后人就以 她的名字作姓氏。

“那时我们已经学过《女娲补天》,没想到班主任 把我的姓发掘出了神圣的色彩。很多同学都正痴迷 有‘女娲后人’设定的仙侠剧,从那之后大家都很尊敬 我的姓,我也以此为傲,自信了很多。”欣扬回忆道, “大学时特意去查过,才发现‘丑’姓有8个来源,我是 满族人,姓氏应该是从‘钮祜禄’演变过来的,应该读 ‘niǔ’。但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美丽的误会,它是一 个老师对学生的关怀。”

“慕容”里的武侠梦

除了自己的姓氏,人们还往往对其他姓氏心存好 感。42%被调查者喜欢的其他姓氏来自自己崇拜的 人(政治家、文学家、偶像明星等),7%则因为喜欢亲 属、恋人、朋友,爱屋及乌。有趣的是,在举例时,超过 四成的被调查者填的都是“慕容”。

“很喜欢这种复姓,‘欧阳’‘上官’之类的也可以, 在武侠或者言情作品中,这些常常被设定为世家,给 人特别潇洒的印象。”90后网络写手梦青说,“在我完 成一部作品的初期,确定姓名和人设是非常重要的工 作。从语言文字的角度看,有些姓氏不仅有音韵美, 还有意蕴美。其实在生活中,好听、独特的名字也常 常会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甚至可以直接影响人 的气场。”

在问及对中华姓氏申遗的看法时,85%的被调查 者表示支持,认为中华姓氏文化值得传承和保护; 56%的被调查者都表示,会(或将来会)向子辈进行自 己姓氏的科普。

“姓氏的背后是小家的亲情凝聚和国家的向心 力,我不仅热爱自己的姓氏和家族,更爱背后绵延千 年的历史文化传承。”在问卷最后,小赵深情地留下这 样一段话,“姓氏源于上古,绵延至今,其产生与发展 涉及社会历史、语言文字、地理民俗等,是中华文明不 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珍视。”

文并图/唐风

2019年11月27日 10:58
首页    家风家教    家风列表    说出你的姓“事”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