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皮县全面提升脱贫攻坚质量——扶贫幸福院里的“幸福密码”

2020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其中,全面小康最大的难点在“三农”,“三农”最大的难点在脱贫攻坚。由于农村照护体系缺失、公共照护资源碎片化、专业技术严重滞后,多年来,我国农村困难人群照护的需求量巨大且难以解决,这直接关系着农村脱贫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于2013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2017年通过国家脱贫考核验收,成为全国26个率先脱贫出列的贫困县之一。几年来,南皮县坚持强短板补弱项,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全县剩余贫困人口150户386人,已于今年6月底全部实现脱贫。
 
然而,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巩固脱贫成果要守住“防返贫”的底线,保持帮扶工作节奏不变、劲头不松、力度不减、标准不降,从而实现可持续的稳定脱贫。南皮县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于今年7月在7个试点村建设扶贫幸福院,在县域内实现了养老院、幸福院和邻里互助三级兜底目标,进一步完善南皮县整个农村困难人群的照护体系,打通了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图为南皮县车官屯村的扶贫幸福院内,村民张 淑同(左)陪老伴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
 
实践出真知,创新在基层
在建设扶贫幸福院之前,南皮县已拥有三家养老院和一家托养中心,但由于条件限制,很难全面覆盖到农村的大部分群体。南皮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通过实地调研、部署调度等推进工作,在县域内开展了养老院、幸福院和邻里互助三级兜底工程。目前,全县建成7所集居住、娱乐、健身于一体的扶贫幸福院,并依托扶贫幸福院建立了“邻里互助”服务模式。
 
 
专业照护解放家庭劳动力
据统计,南皮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绝大部分是有老、病、残人口的家庭。这些家庭中,无劳动能力或弱劳动能力成员需要照顾,使有劳动能力的家庭成员不能外出务工,影响家庭脱贫增收。针对这种情况,南皮县以建设扶贫幸福院为突破口,创建了农村老、病、残人口日间集中照护体系,力图通过政府投入、医院运营、村委会参与管理,实现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老、病、残人口中,有一定自理能力的人员进行专业性日间集中照护,解放家庭劳动力,让困难群众个人生活质量获得提升。
 
图为扶贫幸福院内,一位老人正在享用免费营养午餐。
 
“扶贫幸福院给我们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南皮县冯家口镇车官屯村村民张淑同说。张淑同今年58岁,他的家庭因老伴的一场脑中风而陷入困境,儿子也因此辍学。之后,老伴因为脑中风后遗症只能待在家里,而且身边离不开人。南皮县扶贫办了解到张淑同的情况后,及时与他联系,帮他将老伴安置到扶贫幸福院集中照料。
 
“医院在每个幸福院派驻了一名有护理经验的人员,提供健康保障。医院医务人员定期过来进行身体检查,宣传健康知识、相关政策,还专门针对一些残疾老人做康复训练指导。”南皮县人民医院院长刘玲介绍,为进一步满足入住人员的就医需求,医院在各扶贫幸福院设置了医务室,配备常用药、急救药、病床、输液架等,提供医疗保健服务。还开通转诊绿色通道,对有突发病情的人员,也能实现及时接诊就医。
 
各扶贫幸福院宿舍内都配备电视、空调、暖气等设施,每个房间设置三张床位,其中一张是专用护理病床,用于特殊病人的护理及治疗。房间内冬暖夏凉,宽敞明亮,采光良好,舒适宜居。所有扶贫幸福院中,距离南皮县人民医院路程较近的,均由医院餐厅配送营养餐;路程较远的,聘请厨师为老人做低油、低盐、低糖的营养餐。
 
54岁的刘凤祥因患脑梗行动不便,他76岁的老母亲也重病在身。母子俩在车官屯村扶贫幸福院中享用着免费午餐,还能通过简单劳动获取报酬。 
 
“县扶贫办为我们母子安排了给水站送水的工作,每个月能收入360元。”刘凤祥说,“县里的一家企业,每个月还补贴我们每个人300元。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扶贫车间”开拓增收途径
南皮县副县长岳建玲表示,让有劳动能力或半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上岗劳动获取收入,可以有效激发年老、病残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
 
目前,南皮县在290个有贫困人口的行政村设立扶贫公益岗位1433个,基本实现了有就业需求的贫困户公益性岗位全覆盖。按照规划,未来,南皮县扶贫幸福院将建成照料农村困难群体的资源中心和为村民提供更多服务的综合平台。
 
图为黄家洼幸福扶贫院的“扶贫车间”中,几位入院老人正在进行五金件的分装。
 
在照顾好老人生活,保障其身体健康的同时,南皮县人民医院与县残联、爱心企业联系,在每个幸福院设置“扶贫车间”,让入住老人干些力所能及的手工活,既能打发闲余时间,增加手脚活动机会,又能有收入。
 
南皮县副县长禹水说:“‘扶贫车间’是为入院人员开设的一条增收途径,对有智力缺陷的人员来说则主要起到‘工疗’效果,锻炼手脑的同时,还能带来经济收益。”
 
扶贫幸福院附近的企业也定期将一些零活交给老人做。这些老人常常在一间屋子里一同工作,有说有笑,不仅有了一份收入,还活动了身体,交流了感情。
 
“老伴在这里享受集中照料,还能干些手工活挣点零花钱。我也腾出空来,在村里的公益岗位上了班,每年的收入大概1万元。”张淑同透露,“在这里上班,既增加了一份收入,还能照顾家人,我终于感觉到幸福了。”
 
扶贫幸福院的建设和运营,本身也为贫困人口提供了大量公益岗位。
 
“扶贫工作,过去是因户施策,现在是因人施策。”南皮县扶贫办主任孙国臣表示,凡是有劳动能力或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都可以申请到公益岗位工作,而且实行动态化管理。这些岗位包括环境卫生保洁员、村庄安全巡逻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扶老助残护理员等。 
 
“现在,全家一年足有2万来元的收入,日子有了保障。”南皮县王厂村村民吕静英说。她的家庭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丈夫金秀亭因脑溢血常年需要照顾,女儿患有精神疾病,儿子正在上高中。全家享受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产业扶贫、社会保障扶贫等多项政策福利。今年,吕静英又在村“两委”的安排下,当上了村里的护林员。
 
74岁的李振德是南皮县肖九拨村的贫困户。春季灌溉,村里需要挖沟引水,村“两委”便安排李振德前去铺设管道,每天80元。
 
据了解,南皮县扶贫公益岗位的工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光伏扶贫电站的收益,另一个是南皮县温氏畜牧有限公司的租金收益。这家企业租赁了县政府投资建设的扶贫养殖小区,年租金为240余万元。据悉,该企业还通过“公司+家庭农场+贫困户”的经营模式,为养殖户提供猪苗、饲料和养殖技术,发展订单养殖。目前,在该企业就业的贫困人口有60多人,合作的家庭农场有140户。
 
今年40岁的赵桂洲是南皮县范家村人,因为家中老人常年生病,家境贫困。这两年,他通过与企业合作养猪,不仅还清了外债,还买了辆汽车。“守着家、照顾着老人,就把活儿干了,挣钱也不少,比在外边打工强很多。”赵桂洲说。
作者:冯超、周淑芳
编辑:耿静
审核:张林
来源: 南皮县人民医院
2020年10月23日 09:27
首页    健康中国行动    文字列表    河北省南皮县全面提升脱贫攻坚质量——扶贫幸福院里的“幸福密码”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