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论诗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林黛玉教香菱作诗,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落花无意人有情》
“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两个黄鹂鸣翠柳》
“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孤帆远影碧空尽》
黛玉三句话,讲了学诗三步。
首先,入手从近体律诗开始,重点放在声韵格律上,学会承接对仗之类的技巧,先解决结构问题。
其次,必须恰当地处理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以立意为主,不以词害意。
最后,立意也有高下雅俗之分,所以要练功。学李白、杜甫、王维、陶渊明。
《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黛玉论诗,简明、实用、自信。三句话教写诗,再读大师千言万语就比较明白了。两位中学生年龄的姑娘讨论写诗,很有启示。
作者简介:
杨邦杰 四川乐山人,博士。四川致公画院院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系统生态室副主任;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总工程师,农业部资源监测总站站长,《农业工程学报》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全国人大常委、华侨委副主任。原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中国发展杂志社社长、主编。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
中国家庭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 2014-2020 by www.cfnews.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