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查出颈动脉斑块莫要慌

在门诊,经常会遇到拿着报告的老年患者问:“医生,我的体检超声报告显示颈动脉上长斑块了,会不会引起脑梗啊?斑块会不会继续长大呢?需不需要吃药或者手术呢?”遇到这种情况,不必“谈斑色变”,应科学对待。


颈动脉斑块是动脉内膜下局灶性病变,颈动脉内壁发生脂肪和钙类物质沉积,使动脉弹性减低、管腔变窄,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和颈内动脉起始段。颈动脉斑块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表现,也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窗口,对心脑血管疾病有独立的预测价值。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年龄是颈动脉斑块的强相关因素,50岁以上人群颈动脉斑块检出率超过50%,60岁以上超过70%。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近2亿人患有颈动脉斑块。


颈动脉斑块的分类及危害


颈动脉斑块可分为低回声、等回声、强回声及混合回声斑块。


强回声斑块因含有大量钙化而较稳定,回声均匀的斑块多为单纯的纤维性斑块,相对稳定,这两种斑块不易脱落;不稳定斑块其内部回声不均匀,见大片无回声或极低回声区时,可能存在溃疡、出血、脂质成分大片坏死等改变,具有破裂倾向,易发生血栓,与脑卒中密切相关。


不稳定斑块在血流冲击下,可造成纤维帽破裂,栓子流向远端的血管,导致脑梗死的发生。较大的斑块造成管腔严重狭窄时,也可以引起相应的脑血管病症状,如偏瘫、失语、视物模糊或者黑朦。


严格意义来说,颈动脉斑块不是一种疾病,而是随着人体的衰老,颈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的一种病理改变。


我们可以把颈动脉血管比作水管,而颈动脉斑块就是里面沉积的污垢。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病理现象越来越高发。不良的生活习惯更是起到了重要作用,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吸烟等危险因素与颈动脉斑块的存在有显著相关性。


颈动脉斑块筛查必要性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显示,脑卒中是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首位死因,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卒中占80%左右,其中25%-30%的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颈动脉狭窄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占90%以上。多项研究证实,颈动脉斑块对脑卒中具有独立的预测价值。合并颈动脉斑块者脑卒中风险增加1倍。


2014年发布的《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将颈动脉超声检查作为筛查体检人群心血管病风险的推荐项目。2014年我国印发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综合干预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中,也将颈动脉超声检查作为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筛查项目。以下人群应进行常规筛查。


年龄>65岁;吸烟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患者;颈动脉可闻及杂音患者;严重外周动脉疾病患者等。


颈动脉斑块筛查方法包括颈动脉超声、颈部CT血管造影术(CTA)、血管造影(DS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不同的检查具有不同的优缺点。虽然血管造影是诊断的金标准,但颈动脉超声检查是无创性检查,而且敏感度高、便捷、可重复性好,已作为筛查首选的检查方法。通过超声还可以判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部位、程度及斑块的稳定性。


颈动脉斑块的治疗


不是所有的颈动脉斑块都需要治疗,通常要考虑心脑血管风险、危险因素及身体其他疾病等因素再决定是否应用降脂等药物治疗。


对于存在颈动脉斑块、无缺血性脑卒中症状的患者,建议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吸烟等相关危险因素。


对于存在颈动脉斑块伴狭窄50%以下、无缺血性脑卒中症状的患者,血脂在正常范围内,可根据斑块稳定性和用药风险,个体化考虑是否选用他汀类药物治疗。


对于存在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或斑块狭窄50%以上,无论血脂是否异常,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在1.8毫摩尔/升以下。


对于存在颈动脉斑块且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

 
对症状性颈动脉狭窄70%-99%的患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病情不同,具体诊疗方案需在医生指导下确定。


颈动脉斑块的预防


第一,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控制体重。


第二,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第三,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总之,颈动脉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表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身,特别是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因此对高危人群应定期筛查,及时治疗,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文/邓希兰(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2023年4月20日 11:22
首页    养老    体检查出颈动脉斑块莫要慌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