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栓症对孕妇有哪些危害

很多人未听过或不了解易栓症,这是一种什么疾病?孕妇应该如何预防呢?


易栓症对孕妇的影响


易栓症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主要由于患者体内抗凝蛋白、凝血因子、纤溶酶原等基因缺陷引起,或者由于患者存在获得性危险因素而引起。这种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清楚。


易栓症最常见的合并症是复发性流产,对于患有易栓症的女性来说,怀孕期间是一个高凝期,在这个时期,发生血栓的可能性会大幅度提高。如果是在胎盘的微细血管中,会导致胎儿停育、新生儿凝血功能异常、妊娠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胎儿生长受限等情况。


易栓症孕妇的血供不足,可能会导致胎儿的营养元素供需平衡失调,进而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可能会引起胎儿出现缺氧、早产等,导致胎儿出现呼吸困难、头晕、抽搐等症状,甚至还可能会导致胎儿死亡;由于血供不足,胎儿会出现发育不良的情况,如体重过低、身高过矮、发育不全等。此外,还可能导致胎儿出现智力低下、畸形等情况;如果孕妇患有易栓症,也会导致胎儿遗传。


为何会出现易栓症


易栓症可分为获得性、遗传性两种。获得性易栓症一般与系统性红斑狼疮、肝肾综合征、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疾病有关。遗传性易栓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年龄在45岁以下的患者,通常伴随有静脉或动脉的血栓,而传统的抗凝药物对其疗效并不理想。其中,蛋白激酶 C系统的异常最为常见,而易栓症又以孕妇最为常见,症状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因为这种疾病会使纤溶系统的活性下降,从而使其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增大,如果是胎盘静脉的血栓形成以及胎盘血管微梗死灶,都会造成习惯性流产。所以说,易栓症会引起女性不孕,还会引起妊娠前期的流产或者是胎儿发育不良。


遗传性易栓症和患者自身的遗传基因有关,其中抗凝蛋白缺陷、凝血因子缺陷、纤溶蛋白质缺陷、代谢缺陷等都与遗传变异有关。


获得性易栓症的病因有很多,主要是由于有二次血栓形成的危险源,或者是由于二次抗凝蛋白、凝血因子、纤溶酶原等的异常,从而导致了静脉血栓堵塞。


易栓症孕妇在怀孕期间,一定要定期去医院复查,并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还要保证血压的平稳。


易栓症的检查方法


凝血常规(PT、 APTT)是检测血液凝固性,包括凝血因子的活性和含量以及血小板的聚集率的检测;D-二聚体是一种特殊的凝血指标,可以反映凝血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反映体内抗凝血酶和抗纤溶系统活性的指标;抗凝血酶 III活性是反映凝血过程中抗凝血酶和抗纤溶系统活性的指标;蛋白C、蛋白S、a2纤溶酶抑制物是检测抗凝血酶和抗纤溶系统活性的指标;狼疮抗凝物测定是一种检测狼疮患者体内抗凝物质的指标;凝血因子活性则反映了血液凝固过程中凝血因子合成能力的状况;MTHFR基因检测能测出患者体内抗磷脂抗体水平是否存在异常,而抗磷脂抗体指标则可以反映出患者体内抗磷脂抗体水平是否存在异常。另外,还可以通过抗磷脂抗体水平来判断患者是否出现血栓形成。


一旦被诊断出易栓症,女性患者需要咨询医生后,决定是否生育,并且在孕前积极改变生活习惯,避免原发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脂类代谢紊乱)的发生;怀孕女性一定要注意合理饮食,不要长时间坐着,不要过度劳累,要主动对胎儿进行监测。


妊娠期易栓症的治疗


妊娠期易栓症的治疗要根据不同情况来进行,不是每一种妊娠期易栓症都会形成血栓,因此妊娠期易栓症的治疗也要有一定的特征。比如:妊娠妇女有明显的遗传性血栓形成病史;有与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相关的病史或家族史;有不良妊娠史,如有3次或3次以上的流产史,或有凝血酶检测异常;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合并有其他妇科并发症,如糖尿病、先兆妊娠等;心脏瓣膜置换术等。


易栓症的治疗主要是使用抗凝药物,以及对引起易栓症的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但是对于复发患者来说,为了保证安全性,可以选择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 B族维生素、叶酸、丹参等药物来进行治疗。


养成良好饮食生活习惯


易栓症又称高凝状态,是由凝血因子异常引起的疾病,在怀孕期间,孕妇可能会出现血液供应不足的情况,这可能会导致胎儿发育不良或出现胎水过多的情况,也有可能会导致高血压等疾病的出现。这些症状可以通过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来进行诊断和治疗。孕妇也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且一定要定期测量血压,这样才能保持血压稳定。


孕妇在饮食上要注意合理搭配,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及高纤维食物,尽量少吃油炸、辛辣、油腻的食物;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愉悦的心情,不要有太大的压力,保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身体。根据身体情况,也可适当地增加运动量,每天坚持散步、瑜伽等。


文/郝艺霖(北京爱育华妇儿医院)
 

2023年4月20日 11:32
首页    妇幼健康    易栓症对孕妇有哪些危害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