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矗的半世“熊猫缘”

“今天大家共聚一堂,为保护大熊猫事业作出努力,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作出贡献。希望年轻人走出家门,多在野外跑一跑,看一看,到野外多做一些观察,研究一下大熊猫的栖息地如何,大熊猫现在的发展状况如何,为大熊猫保护事业作出一些贡献。”这段视频讲话,记录了胡锦矗生前对年轻人的寄语。


作为中国第一代大熊猫研究保护工作者,胡锦矗见证了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的每一个重要瞬间,他被誉为“熊猫教父”“守护国宝的国宝”,是国际公认的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的奠基人,我国研究大熊猫的标志性人物。

 

图为胡锦矗与大熊猫在一起。


半世“熊猫缘”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957年,28岁的四川小伙胡锦矗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脊椎动物研究班毕业回到四川。彼时四川南充师专新设了生物系,急需教师。背着还没来得及拆开的行囊,胡锦矗直接到了南充。作为生物学工作者,他心里很清楚自己要走的路——多接触野外,在实践中进行研究。


1974年,45岁的胡锦矗受命进入四川卧龙,组建了一支四川省珍稀动物资源调查队,组织和领导全国第一次大熊猫野外调查研究。


为掌握野外大熊猫的分布情况,胡锦矗想到,大熊猫每天要吃竹子,要排便。不同大熊猫的粪便,其残留竹节的长短、粗细、咀嚼程度各不相同,通过比较可以了解大熊猫的大体年龄、种群数量和活动范围等——这套方法后来被命名为研究野生大熊猫的“胡氏方法”,并一直沿用至今。


四年多的时间里,川、陕、甘的2459只大熊猫,特别是四川省的1915只大熊猫,就这样被胡锦矗和队员们用“胡氏方法”“找”到了,并最终形成一份20多万字的《四川省珍贵动物资源调查报告》。


基于这份宝贵的调查报告,卧龙自然保护区从原来的两万公顷扩建为20万公顷;位于四川省北端的青川县唐家河从一个伐木林场变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宝兴蜂桶寨、北川小寨子沟、马边大风顶等五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继获批。


“五一棚”


1978年,胡锦矗牵头在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取名“五一棚”。在“五一棚”,最苦最累的活,是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跟踪定位戴着无线电颈圈的几只大熊猫。夜晚,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雪地,踩着没膝深的积雪,反复测试,确定大熊猫的位置。一夜下来,胡锦矗的军大衣冻成冰甲,走起路来如机器人一样咔嚓作响。


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胡锦矗带领团队用长达八年的时间,在35平方公里区域内,建立了七条观测线路,并获得了大量有关大熊猫生物学的第一手材料。这也是迄今为止野外观察追踪大熊猫时间跨度最长的一次科考,他们首次系统地对大熊猫生态学、行为学、繁殖学等进行了基础性研究,取得了宝贵的研究成果。


以“五一棚”为起点,大熊猫研究保护工作拉开序幕。胡锦矗带领的团队虽扎根在四川卧龙的山野之间,却很快吸引了全球的目光。中国大熊猫保护事业开始走上正轨、走向国际。


一生的骄傲与遗憾


一直到92岁生日之前,胡锦矗都坚持每天去办公室工作。在位于四川南充的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三楼317号“胡锦矗教授工作室”。胡锦矗生前接受采访时说,自己一生的骄傲,就是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我们国家动物研究所搞大型动物和熊猫研究的,全是我的学生”。


谈及人生中的遗憾,他则说:“人生有限,培养的学生还不够多。”


在胡锦矗的引领下,一代代大熊猫科研人员走上前台,一项项大熊猫科研成果出炉问世。直至退休,胡锦矗培养出近20届研究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成为大熊猫研究界的扛鼎者。


文并图/叶含勇 余里

2023年5月17日 15:18
首页    家风家教    家风头条    胡锦矗的半世“熊猫缘”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