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查的“快速病原学四项”

“快速病原学四项”是手术前、输血前、各种侵入人体内的操作前必须实施的标志性检查。那么,“快速病原学四项”主要包括什么?为什么要进行“快速病原学四项”检查?

 

“快速病原学四项”检测的意义


在日常的检验科室工作中,偶尔会听到一些患者的“抱怨”:“我来医院只是做个小手术,也要检查艾滋病啊,为什么要查这些呢?不想查……”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快速病原学四项”,也就是传染病四项,检查的是传染力极强的四种传染病,具体是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及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需要进行抽血检测。


按照相关规定,在进行手术或者侵入人体的操作前,都需要进行“快速病原学四项”检查。这是对患者的保护,也是对医务人员的安全保障。对于患者来说,进行“快速病原学四项”检查,可以确保自身没有上述传染病,也就可以保障医院环境是安全的,还保证了医务人员在进行抽血或者其他侵入人体的操作时不会受到传染。从卫生角度上讲,传染病四项都是可以通过血液传染的,并且,传染病往往会在患者的体内潜伏很久,因此,在术前以及侵入人体的操作前进行“快速病原学四项”检测是必要且重要的。


“快速病原学四项”检测内容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标志,结果如果是阳性,说明患者体内存在乙型肝炎病毒,阴性的话,不能够完全代表患者体内不含乙型肝炎病毒,可能在潜伏期内。医院会建议患者定期体检,来检查身体的健康情况。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人体内产生的一种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是阳性,说明患者体内存在丙型肝炎病毒,阴性的话,可以直接排除体内含有丙型肝炎病毒的可能性。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即艾滋病,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发的疾病,检测结果如果是阳性,证明患者体内存在艾滋病病毒,需要当地的疾控中心进行最终的结果确认,而在非窗口期,结果是阴性的话,可以直接排除存在艾滋病的可能性。


梅毒螺旋体抗体(TP-Ab)。梅毒螺旋体抗体是检测梅毒感染的重要标志,结果如果为阳性,证明患者已经感染了梅毒,阴性的话,不能够排除患者体内感染梅毒的可能性,梅毒的潜伏期较长,可能在潜伏期内。建议定期检查,来排除自身存在病毒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在手术前、输血前以及各种侵入性操作前,必须进行“快速病原学四项”的检查。主要目的是杜绝患者与医疗器械的交叉感染,如果患者确诊,为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应该进行相关流程的消毒或者单独使用医疗器械,来确保其他患者的医疗安全。如果遇到已经有症状,但是检测结果呈阴性的患者,需要嘱咐患者定期来医院检查,这种情况可能是病毒在体内处于潜伏期,定期检查可以做到早发现、及时治疗。


文/王洁莹(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2023年7月17日 10:29
首页    家庭医生    不可不查的“快速病原学四项”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