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应如何护理

脑出血也叫脑溢血,是一种由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脑出血患者经常会因为心情激动而突然发作,初期的死亡率非常高,大约有一半的患者会在发作几天内死亡,而在存活下来的人当中,大部分都会留下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等后遗症。下面将对脑出血的病因及其护理措施进行介绍。


脑出血的病因


1.由于冬季天气寒冷,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故在冬季脑出血发病较多。夏天,随着气温的升高,血管会变得更加充盈,血压也会降低。不过夏天中暑引发出汗过多,也会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2.情绪激动会导致血压急剧上升,从而导致脑出血意外。


3.劳累过度所致血压增高,是发生脑出血的原因之一。


4.吃得太饱或吃太多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会增加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加速血液循环,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导致脑出血发生。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


1.在床上躺上2-4个星期,避免挪动,头部抬高15°-30°。


2.为了避免因颅内压力升高而导致的呕吐,应禁食24个小时。


3.保证呼吸畅通,避免出现呼吸困难,吸痰时要小心,避免对气道黏膜造成伤害。如果舌后坠,要提起下巴或者用夹子将舌拉出。


4.为预防大脑低氧,可进行输氧治疗。


5.如果患者两个瞳孔大小不同,意识障碍加重,对光线无任何反应,呼吸异常,血压上升,脉搏减慢,说明患者有可能出现脑疝,应该及早救治。


6.发生脑溢血时,患者容易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肠炎、呕吐等症状,此时应该禁食并进行治疗。
7.对意识不清、吞咽困难的患者,要用鼻饲法,在此之前要抽取胃液,观察患者胃部有无出血,如果患者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要及时检查患者有无低钾或糖分摄入过多等情况。


脑出血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1.饮食指导:对于昏迷或吞咽困难的患者,应给予流质食物,以避免因吸入而导致的肺部感染;能进食的患者,可以进食一些容易被消化和吸收的液体或半液体食物,进食时避免过急,要把床抬高;如果情况稳定下来,可以适当调整日常饮食,多食用芹菜、韭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帮助肠道蠕动,避免便秘,同时还要注意保持足够的饮水。


2.告知诱因:脑出血多在情绪激动、兴奋或用力排便的时候发生,也有少量在静止状态下发生,尤其是在天气急剧改变的时候,要注意控制血压,坚持服药,劳逸结合,戒烟戒酒。


3.出院指导:维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排便通畅。平时要注意饮食清淡,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身体,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服用药物,并做好身体检查。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应坚持服用药物,定期检查血压和血糖,了解血压的变化,避免再次发作,如有不适,要尽快去医院检查。


对于已发生脑出血的患者,建议平时积极处理,尽量防止再度发作,要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适当使用药物,同时也要做好康复措施。


文/陈擘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2023年8月3日 15:21
首页    家庭医生    脑出血患者应如何护理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