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 试试中西医结合护理
近年来,产后抑郁的话题被广泛关注。产后抑郁症状主要表现为有时情绪低落,或者难以感到愉悦,同时,对许多以往感兴趣的事情渐渐难以提起兴趣,感到空虚和孤独,敏感、偏激,甚至强迫伴侣立刻去做一些不太紧要的事情,会疏远孩子等。这种症状如果持续且得不到改善,将会进一步引发产后食欲不振,出现心慌气短、免疫力下降,引发其他并发症等。
产后抑郁的病机
中医认为产后抑郁症与非产后抑郁症是同一类病,且早在《诸病源侯论》中的《妇人产后病诸侯》篇中就有相关记载,中医将产后抑郁的病机分为“心脾两虚”“瘀血内阻”“肝气郁结”。
“心脾两虚”表现为产后情绪低落、精神萎靡、心神不宁、失眠多梦等。其原因为妇女产后思绪过多,担心婆家和伴侣的疏远与照顾不周,面对突然诞生的孩子,显得焦虑与无力。
“瘀血内阻”为产后气血虚弱、劳倦过度,气血运行无力,或情志所伤、气滞血瘀,产后抑郁寡欢、默默不语、失眠多梦、神思恍惚等。起病原因在于产妇生产后元气大伤,导致休息不好,元气难以补上,一旦气血运行不畅,则会成瘀,容易蒙蔽心窍,神明失常,从而导致产后抑郁。
“肝气郁结”则使产妇心神不安、夜不能寐、惊恐易醒。产妇如果性格较为急躁,气机不畅,产后又因伴侣关怀不够等家庭原因和人际关系受挫等社交的影响,更加容易心烦意乱,“一点就炸”,使得情绪失控。
中西医结合防治产后抑郁
家庭精细化照料:一是家属应尽量避免产妇一人独处,多与产妇进行沟通和交流,对产妇的心理问题进行耐心地疏导,多让产妇卧床休息,避免劳累过度,同时多陪产妇外出散散心,减轻心理的负担。二是丈夫应给予产妇无微不至的呵护,并和宝妈一起照顾孩子,分担压力。
产妇自身合理疏导:产妇应合理进行自我调节。完成了从女生到妈妈的角色转变,宝妈们应学会逐渐适应,接受母亲的角色。当心情烦闷时可以选择听轻松舒缓的音乐、专心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找朋友倾诉等,来缓解焦虑、躁动的不良情绪。
辅助药物治疗:当前西医诊治用药常选择5-羟色胺,该药物具有毒副作用小、服用简单等特点。同时也可选择三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等药物,但这些药物长期服用易引发副作用,如肝肾功能损害、消化系统并发症等,并且易产生药物依赖性。
中医治疗此类疾病效果较好,副作用较少,对于“心脾两虚”型产后抑郁,可选择采用养血安神法,可选用的处方成分包括了生龙骨、白芍、川芎、当归、远志、白术、石菖蒲、熟地黄、生牡蛎、甘草、大红枣、淮小麦等,中成药可选择归脾丸、补中益气丸和养心丸等。“瘀血内阻”型产后抑郁则需要活血祛瘀、开郁安神,中药方可选择川芎、桃仁、甘草、陈皮、茯神、柏子仁、人参、益智仁,中成药可选择血府逐瘀胶囊。“肝气郁结”型产后抑郁诊治应注重养血调经、疏肝解郁的原则,选择医治方药为逍遥散加减,其中的成分主要包括当归、白芍、茯苓、甘草、柴胡、薄荷、白术等。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选择针灸疗法和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CES),对于针灸治疗而言,可以通过针刺内关、太冲、神门、三阴交穴、百会穴、神门穴和足三里等穴位,达到针灸治疗的目的。而CES能够直接调节大脑分泌一系列有助于改善抑郁病症的神经递质和激素,从而在短期内迅速改善抑郁障碍,能够避免服用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文/罗长清(遂宁市船山区西宁乡卫生院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