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尿毒症
尿毒症是各种晚期肾脏疾病共行的临床特征,是慢性肾衰竭发展的终末期,死亡率较高,对机体健康与生命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近年来,针对尿毒症,学界提出了中医治疗方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中药内服
中医认为,尿毒症的产生与机体正气不足而导致外邪侵袭有关,再加上肾之脉络不通,致使气血无法正常运转,肾失主水功能。针对这一症状,中医在治疗尿毒症时提出攻补兼施、清热达郁、宣畅气机的治疗原则。
针对尿毒症患者可通过中药内服以缓解不适现象,常见的中药包括当归、黄芪、虫草、巴戟天、丹参、姜半夏、黄连、桃红、红花、车前子等,这些药物有着温肾泄浊、化瘀清利、扶正固本等功效。观察用药者反应可发现,采用中药内服的方式能够显著改善肾血流量和酸中毒现象,并且有助于体内毒素外排,且副作用小,治疗效果显著。
穴位贴敷
该方法也是临床中常用的中医治疗手段之一。穴位贴敷为外用药,仅需要将生大黄、丹参、益母草、川芎、薏米仁、甘遂等药物研磨成粉状,然后浸入香油中并熬成膏状,贴敷在肾俞、关元两穴处,使药物直达病理,以实现温肾补气、 疏通经络、清浊利尿的效果。
经过临床论证可发现,该方式不经过消化道吸收,能够极大程度上避免用药者产生消化道不适等现象,临床中接受度也因此提高。
中药灌肠
该方法多适用于无法口服药物的尿毒症人群,并且能够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的氮质。中药灌肠中采用的药物主要以大黄、生牡蛎、附子、土茯苓、蒲公英等为主,此部分药物有着通腑泻浊的功效,能够将用药者体内的毒素进行清除,并且还能够有效抑制蛋白分解,使得肠道功能得以强化,对减轻肾脏的排毒负担有着积极的作用。
也是在这一优势影响下,中药灌肠可以减轻尿毒症人群的症状,因为其能够有效控制血肌酐、尿素氮等有毒物质升高。
中医治疗尿毒症的其他方法
除上述中医治疗方法外,临床中还采用了脐疗、药浴、食疗等方法,这些方法也能够减轻尿毒症产生的负面影响。
例如,脐疗是指在神阙穴使用大黄、细辛、附子、益母草、黄芪、车前子等药物,将其贴敷在脐部,实现滋补脾肾和降浊排毒等效果。药浴则是指利用麻黄、红花、桂枝、川芎、细辛、防风、丹参等药物,直接作用于人体体表,促进血液以及淋巴液的循环,以实现排毒和消除水肿等目标,并且还能借此改善高钾血症的影响。食疗是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饮食,保障营养均衡的同时预防不良事件发生。
文/王文(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
中国家庭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 2014-2020 by www.cfnews.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