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血液生化检验报告单
很多人体检后拿到血液生化检验报告单,往往一头雾水。下面就带你读懂血液生化检验单。
认识报告单中的英文字母缩写
ALT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俗称谷丙转氨酶(GPT)。该项检查可判断患者是否有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或肝癌等疾病。
AST为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俗称谷草转氨酶(GOT)。其数值若存在异常,可能会患有肝脏损伤、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以及心肌炎。
GGT为γ-谷氨酰基转肽酶。当有阻塞性黄疸、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药物性、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癌以及心力衰竭等疾病问题时,该项数值会超出正常标准。
ALP为碱性磷酸酶。一般能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阻塞性黄疸、急性或慢性黄疸性肝炎、肝癌、骨细胞瘤以及骨折等问题。
LDH为乳酸脱氢酶。主要用于对急性心肌梗死以及肝脏恶性肿瘤疾病的诊断。
TBIL为总胆红素。若该项数值过高,极有可能患有胆汁性肝硬化、病毒性肝炎以及胆石症等疾病。
DBIL为直接胆红素。肝癌、阻塞性黄疸、胆石症等疾病可通过该项数值来进行判断。
IBIL为游离胆红素。一般在观察新生儿是否存在溶血性黄疸或新生儿黄疸问题时,会参考该数值。
TP为总蛋白。若是数值高于正常标准,极易可能患有脱水征或多发性骨髓瘤。若数值处于标准值以下,则可能存在恶性肿瘤、肝硬化以及重症结核等问题。
ALB为白蛋白。因大量失水而引发血浆浓缩时,白蛋白数值会超出正常标准。而慢性肝炎、肝癌、肾炎等疾病患者的白蛋白值会低于正常标准。
GLO为球蛋白。若是检查时有异常的数值存在,极易可能存在肝脏疾病、内皮系统疾病或慢性感染问题。
A/G为白/球比值。在对肝脏疾病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判断时,通常会结合该数值。若二者的比值处于正常范围内,则证明患者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状态。
GLU为血糖值。通常临床中,在对糖尿病、胰腺炎、甲亢等疾病进行诊断时,往往会参考该数值。
PA为前白蛋白。为营养不良的评价指标,若该数值处于正常范围以上,则可能存在胶原病或肾变病。若处于标准范围以下,则可能患有急性肝炎或恶性肿瘤疾病。
HBDH为α-羟丁酸脱氢酶。一般该数值常常用在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当中。
CK为肌酸激酶。如其数值处于正常标准以上,则代表患者极易有心肌梗死、心肌炎或心包炎的情况。
CK-MB为肌酸激酶同工酶。临床中,在诊断患者是否为心肌梗死时,会参考该项数值。
Urea为尿素。通常高蛋白饮食后、脱水、急性失血、休克、尿路结石以及器质性肾功能损伤患者,该数值会超出正常标准。
Cre为肌酐。异常的肌酐数值预示着患者可能患有肾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等疾病问题。若其数值处于标准范围以下,则表明存在营养不良的可能。
UA为尿酸。通常痛风、妊娠高血压、子痫、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患者会有较高的尿酸值。若是患有恶性贫血或对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使用,其尿酸值会低于正常标准。
TG为甘油三酯。当其出现了异常指标时,极易可能存在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亢以及肝实质性病变等问题。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会引发该数值异常升高;而甲亢、肝实质性病变会引发该数值异常降低。
TC为胆固醇。一般该数值主要作为诊断高脂蛋白血症、异常脂蛋白血症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参考标准,可用于预测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
HDL-C为高密度脂蛋白。若该项数值较低,则提示可能患有脑血管病、高TG血症以及冠心病等疾病。
LDL-C为低密度脂蛋白。其主要用于脂代谢紊乱评价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预测指标,将降低LDL-C水平作为防控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危险的首要干预靶点。
LP(a)为脂蛋白。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若该数值高于标准范围,则患者可能存在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解读报告单的注意事项
首先,上述各项数值的最终结果,无论高低都不能作为最终的诊断标准,其本身仅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其次,若患者自身无法全面理解和了解生化检验报告单,则可将相关检查结果带给专业医生进行解读,确保能够得到专业性的分析。最后,在进行生化检查以前,应注意可能会给检查结果带来影响的行为,例如,患者憋尿期间出现了排尿的情况,检查前食用了大量的肉类以及血产品。在报告解读时要综合分析,适当的时候随访复查结果。
文/蓝青青(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