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家庭报社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名单的公示

主任委员


孙昕霙,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等科研课题近10项,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中英文论文90余篇,著述专著1部,获得专利1项。作为编委参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教育学》、《健康管理学》、《卫生学》、《现场流行病学》等教材的编写。

 

委员


张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博士、研究员,兼任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健康传播专委会理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特殊食品分会理事等,研究方向公共卫生与人群健康,近5年在国内外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承担国际合作、北京市基金等项目4项。

 

马满玲,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主任药师,硕士生导师,TDM主任,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兼调剂学组组长,中国药学会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委员,黑龙江老年研究会老年临床药学专委会主任委员等,研究方向:医院药学,药理学和临床药学,医院药学管理和药学专业研究工作。

 

闫冠韫,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医学人文、医院管理、药事管理。《行为医学》、《药事管理》、《中国医学史》、《药物经济学》等多部国家规划教材编委。近年,主持课题10余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核心期刊20余篇,SCI检索3篇。科研成果10余项。 

 

吴学新,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药学部原科主任,主任药师,首席专家,从事医院药学、儿科药学工作近40年,现主要从事医院药事管理、儿科临床药学、科普宣教、安全用药咨询指导等工作。现任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委会儿科药学专业组委员等。

 

赵丽萍,主任护师,中南大学护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担任《中国护理管理》等杂志审稿专家,主持课题11项,主编、副主编教材(专著)11部,发表科研论文120余篇,其中SCI 5篇,获首届湖南省护理学会科技奖一等奖。

 

王胜源,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院长,阜新市“十百千万工程”百人专家团队成员,辽宁省新闻学与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兴趣包括科学传播、健康传播等。

 

臧恒昌,研究员,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任“药物制剂技术研究与评价”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主任、山东大学药品监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担任多项社会兼职。致力于智能化的药物生产、评价与监管研究等。

 

马良坤,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母婴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产科科普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产后康复专委会产后营养学组主任委员,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成员。

 

周敏,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公共关系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美国肯塔基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访问学者,长期关注风险传播、健康传播与新媒体,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等。

 

贺苗,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教育学组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命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研究方向为医学人文、医学伦理学、文化哲学。现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乔俊杰,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文化与传播研究所所长。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成果曾获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学术方向:健康传播、语言与文化。

 

李荀,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拔尖人才,教授、硕/博(后)导师,江苏省双创人才、淮上人才获得者。从事创新药物的研发,主持各级课题20项,成果转化4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2项、公安部创新科技金奖1项。以第一或通讯发表SCI论文60余篇,参编国际学术专著2部。

 

施阳,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药学会科学传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辅助决策研究和科技传播工作。

 

钱洪伟,东北大学工学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应急技术与管理系主任。受聘应急管理部宣教中心应急科普智库专家、中国科协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等。出版专著6部、论文100余篇。

 

赵亚玲,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生物统计学教学和人群健康评估、慢性病预防和控制及营养流行病学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参编教材和专著6部。

 

苑杰,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院长、教授,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留学归国人员,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院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规划教材主编,“科普中国”专家,2021年河北省最受关注的科技创新人物,获河北医学科技一等奖,唐山市科协常委。

 

青年委员


马钲斐,博士,西交利物浦大学讲师。 其团队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生命周期的营养和健康及公共健康等研究。在Thyroid, Nutrients, Frontiers in Nutriton, 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60余篇论文。论文他引2100余次。

 

刘新研,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人群健康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主持、参与课题1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6篇,参编规划教材1部。

 

杨丽杰,硕士,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药师。从事医院药学、健康传播工作,擅长医院药品管理与合理使用、慢病管理,药物科普作品撰写及药物健康素养研究。主持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课题3项;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协会医学科普创作专委会青年学组委员。

 

于莲,江汉大学文学硕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硕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后、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为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研究方向为平等理论、慢性病患者社会支持与社会参与研究、残障群体健康状况与健康服务研究。

 

甘勇,医学博士,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后,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因素与健康、循证医学、卫生政策与管理等研究工作,近五年在Nature communications、Sleep Medicine Reviews等期刊发表90余篇论文。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人文素养与全科医学教指委秘书处秘书、BMC Public Health副编辑等。

 

苏增锋,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兼教研室主任。安徽医科大学“优秀教师”。《中国全科医学》、《中国临床保健杂志》等编委。主持国家教改课题及安徽省科技厅、教育厅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主编专著1部。

 

蔡明,博士,上海健康医学院康复学院副教授,美国东卡罗莱纳大学和北德克萨斯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5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6篇。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及康复干预。

 

张维军,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行为健康、精神卫生、健康教育与慢病管理。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基于研究成果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交政策研究报告多篇,发表SSCI/SCI学术论文30余篇。

 

左文静,临床医学博士,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侧颅底神经外科学、神经纤维瘤病的发病机制研究,现阶段研究神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刘晨曦,管理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讲师、联合国训研所荣誉讲师,国家医保研究院华科基地研究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自主创新基金1项。出版专著1本,发表期刊论文29篇,近3年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SCI/SSCI期刊论文11篇(Q1)。

 

蔡林,四川工业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书记、副院长、副教授。四川省心理学会理事、四川省心理学会应用心理专委会副秘书长、陕西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健康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Psychosomatic Medicine Research》青年编委,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负责人。

 

尹香菊,副教授,生物医学工程博士。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并参与国家自然基金5项,在国内及国际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何飞英,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政策与管理学博士,副教授,广东省高教委注册心理咨询师、FMCH青年编委专家、全球职业规划师等,主要从事健康政策与经济、健康老龄化、健康保障研究等相关研究工作,主持、参与省级以上课题13项,市级课题8项,在SCI/SSCI以及国内相关领域权威期刊、核心期刊共发表相关养老课题论文20余篇。

 

张静,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陕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副教授,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会员。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农业技术经济》等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王海龙,主治医师,天津市卫生健康委科普专家库成员,研究领域健康传播,发表高水平科普文章百余篇,承担中国科协科普研究课题1项,中等职业教育院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教材副主编,参编《中华麻醉学》等多部著作,3个学术机构担任委员。

 

李杨,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获得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期间曾赴美国Purdue University访学一年。目前主持省部级课题一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等。在CSSCI来源期刊、国内外会议及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担任2家SSCI期刊审稿人。

 

史兆雯,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讲师,上海市医学会烟草病学组秘书,中国控制吸烟协会理事,腾讯新闻优秀知识官,2021年上海市优秀科普志愿者。主持课题3项,发表科研论著10篇,出版图书2本。

 

张浩,中共党员,MBA硕士,副主任药师,执业药师;目前就职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曾获首届安徽省医院药师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2021年获抗击新冠肺炎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现任安徽省药品临床综合评价专家等职。

 

哈丽娜,宁夏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近年来,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15项,发表中英文论文40余篇,获得国家级专利3项等。主编《大学生职业规划项目化教材》《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育》,副主编《大学生就业指导项目化教材》等教材编写。

 

王明宇,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创作专委会青年学组委员,山西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医学科普创作分会青委会主任委员,山西省基层卫生健康服务管理专委会常务委员,山西省科协首届科学传播专家。

 

杨引弟,硕士研究生,副教授,IPA国际注册高级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现就任于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近5年来主持并完成部级以上课题2项;省级课题3项,厅级课题2项。主要科研成果有学术著作1部,教材1部,核心论文6篇。

 

展海燕,陕西富平人,副教授,高级经济师,会计师,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委员,国际注册营养师,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近些年,主持参与教育部科研项目3项,主持省厅局级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副主编教材3部。

 

石磊,南方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健康管理与政策。先后主持国自然、博后基金、省自然等项目4项;主编学术著作1部,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包括JAMA Network Ope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等SCI/SSCI。

 

明伟杰,香港城市大学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课程主任、美国哈佛大学及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后。曾任暨南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助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主任、哈佛大学研究员、牛津大学客座研究员、英国国家围产医学流行病学中心客座研究员及香港中文大学副研究员。目前已发表会议及学术论文近100篇。

 

龚芳敏,传播学博士,吉首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主要从事传播理论、新媒体传播、健康传播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40余篇。

 

索宝军,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博士,擅长消化道常见疾病诊治及内镜操作。以第一作者发表中英文文章8篇,发明实用新型专利4项,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名医识药项目专家库成员,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全民健康素养促进分会青委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门静脉高压内镜诊疗学组委员。

 

王雨佳,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循证传播与信息管理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全民健康素养促进分会青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高校学组委员,《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通讯员工作委员会委员,Psychosomatic Medicine Research(心身医学研究)通讯员、审稿人。

 

蒋俏蕾,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智媒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南加州大学数据传播双硕士项目主任;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健康传播专委会委员等。

 

2022年2月17日 14:10
首页    新闻    头条要闻    关于中国家庭报社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名单的公示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