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县域巡回医疗和派驻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进一步强化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采取“固定设施、流动服务”的方式,推动服务重心下移、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适应农村居民健康服务需求,持续巩固拓展基本医疗有保障成果。

 


图为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人民医院组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对口支援专家和该院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开展义诊活动,方便群众在家门口看病就医。 图/通讯员 殷云飞


消除了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通过城市医院巡回医疗对口帮扶、县乡派驻服务、流动巡诊、邻村延伸服务等方式,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逐级下沉,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水平。2021年,为指导地方规范村级医疗卫生巡诊、派驻和邻(联)村卫生室延伸服务工作,巩固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工作成果,促进农村居民享受便捷可及、优质高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印发了《关于做好村级医疗卫生巡诊派驻服务工作的通知》,自实施以来,有效提升了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进了农村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历史性地消除了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建立城市医疗卫生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制度,有效提升县域特别是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根据《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统筹县域内医疗卫生人才资源,建立健全定期向乡村派驻医务人员工作机制”的要求,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稳定的县域巡回医疗和派驻服务工作机制,乡级医疗卫生人员队伍进一步壮大,持续保持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农村居民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明显提升,实现“一般的病在市县解决,头疼脑热在乡镇、村里解决”的主要目标。


因地制宜发展村级巡诊服务


《指导意见》要求因地制宜发展村级巡诊服务。对县域内服务人口少、服务需求较小、不适宜配置固定村医的行政村以及尚未设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移民搬迁安置点,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要组织乡镇卫生院开展村级巡诊服务,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提供技术支持。乡镇卫生院能力薄弱、难以开展巡诊服务的,由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疾控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县级医疗机构提供巡诊服务。承担巡诊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要选派合格的医务人员提供巡诊服务,可组建由临床类别医师、中医类别医师、护士、公共卫生人员、辅助科室人员参与的巡诊团队。巡诊时间要相对固定,原则上每周至少2次,每次至少半天,对服务需求较小的地区可调整巡诊频次。要结合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特点合理安排巡诊服务时间,通过巡诊(巡回医疗)车、流动医疗车等多种形式向农村居民提供上门服务,使农村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优质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对服务人口多、服务需求较大、短期内招不到合格村医且邻(联)村服务难以覆盖的地区(行政村),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要组织乡镇卫生院选派合格的医务人员开展村级派驻服务。村级派驻服务人员原则上每周在村卫生室工作时间不少于5日,每日不少于半天,在同一个行政村至少连续服务半年,医务人员可分片包干若干村。对县域内卫生人力不足、服务能力较弱的乡镇卫生院,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要结合县域医共体建设,指定县级医疗卫生机构选派医务人员开展乡级派驻服务,省、市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中医药主管部门指派所属医疗机构给予补充支持。对尚未按要求配齐公共卫生医师的卫生院,由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选派公共卫生医师开展乡级派驻服务,有条件的地区可组织省、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卫生医师开展乡级派驻。乡级派驻服务人员应具备中级或以上职称,原则上需在乡镇卫生院连续驻点工作半年以上。


《指导意见》明确了巡回医疗和派驻服务工作内容。要求各级巡回医疗队主要根据受援地区的实际需求,开展疾病诊疗、健康宣教等服务,结合重大疾病医疗救助、重点地方病医疗救治等工作,对受援地区医务人员开展培训,提高当地医务人员疾病规范化诊疗意识和临床技术水平。鼓励派出医疗队的医院与受援地医疗卫生机构搭建远程医疗协作网。村级巡诊和派驻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常见病、多发病的中西医诊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及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等,并承担家庭医生签约工作职责。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乡镇卫生院的派驻服务,还应通过人员培训、带教等方式加强乡镇卫生院科室能力建设,提高乡镇医务人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有序开展县域巡回医疗和派驻服务工作


《指导意见》要求,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疾控主管部门负责统筹管理、指导监督辖区内派驻服务和巡诊工作,制定具体办法,明确规范实施范围和工作要求,定期开展相关人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服务能力。省、市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和疾控主管部门要加强督促指导和帮扶,确保县域巡回医疗和派驻服务工作有序开展。


派出巡回医疗队的医疗机构要保障参与巡回医疗的医务人员在基层工作期间收入水平不降低。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疾控主管部门要为开展派驻和巡诊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配置必要的药品和设备,为有需求的医疗机构配置巡诊(巡回医疗)车。加强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巡诊服务提供技术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互联网+”签约服务、慢性病管理和远程医疗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医务人员工作负担。


《指导意见》提出,完善激励机制。执业医师晋升为副高级技术职称的,巡回医疗、巡诊和派驻服务作为其基层工作经历累计计算。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参与巡诊、派驻服务人员的工作补助与待遇,对在偏远地区开展巡诊、派驻服务的人员可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各地要加强政策宣传解读,鼓励和引导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县域巡回医疗和派驻服务工作。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群众的宣传力度,提升群众知晓率,引导群众充分利用巡回医疗等服务提高健康水平。要积极挖掘巡回医疗和派驻服务中的典型案例,广泛宣传参与服务医务人员的优秀事迹,为广泛开展县域巡回医疗和派驻服务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图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医务人员进村入 户开展义诊、巡诊服务。 图/视觉中国

 



提高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在庄严的誓词中,一位位白衣天使叩开了悬壶济世的大门,踏上了救死扶伤的征途。一批批医务工作者奔赴基层,将优质医疗服务送进千家万户,留下一幕幕感人瞬间、一个个动人故事。


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图为茹江云(后排左二)带领的五官科收到患者送来的锦旗。


“太好了,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医生的优质服务。”这是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人民医院五官科众多患者就医时的心声。


曾经的衡山县人民医院五官科基础较薄弱,医疗器械也相对落后,很多患者辗转到衡阳市就医。老百姓眼中的变化始于衡阳市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茹江云来到衡山县人民医院,开始对口帮扶。


2021年12月,一名车祸患者被送至衡山县人民医院。车祸导致该患者下颌骨等部位损伤严重,茹江云带领团队为患者进行初步面部清创缝合之后已是下午4点,进一步手术需要用到专用器械,但当时衡山县人民医院并没有该器械。茹江云马上联系衡阳市中心医院,申请借器械完成手术。


茹江云赶赴衡阳市中心医院取到器械,争分夺秒赶回来进行下一步手术,夜里11点,手术顺利结束。器械清洗消毒后已是凌晨,茹江云又马不停蹄去归还器械。


“患者无需转院就得到了妥善救治,既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又减少了不必要的救治费用。”忙碌了一整天的茹江云欣慰地说,整个五官科团队学会了这项手术,自己辛苦些是值得的。


下乡帮扶,茹江云有清晰的理念,那就是“将技术、人才、治疗理念留在基层,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队伍”。只有带动当地医疗队伍水平提高,才能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为了帮助五官科团队快速成长,茹江云坚持在科室例行每周大查房,每月一次科内专业知识授课,同时兼顾院内大讲课。他结合手术病例自己制作课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倾囊相授。


前不久,在茹江云的带领下,五官科医疗团队为一名下咽癌侵犯甲状腺及甲状软骨患者成功实施了手术,填补了县域空白,帮助患者节省了将近3万元的医疗费用。


茹江云的真情帮扶,激励着整个团队,有效提升了衡山县人民医院五官科的医疗服务能力,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满足群众就近“看得好病”的需求。


同心共谱“麻醉情”

 


图为闵鑫(左一)支持外科完成手术,传授麻醉技术。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看似默默无闻,实则至关重要。每一台手术的成功,都依赖于他们的专业技术,每一名患者的安全,都凝聚着他们的努力与心血。在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人民医院就有这样一位“深藏功与名”的医生,他就是来自乐山市人民医院对口支援的麻醉科副主任医师闵鑫。


“在术前访视中,我们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据此制定手术麻醉计划,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安全。我们运用术前访视清单来避免遗漏和差错,就像航空业使用飞行清单一样……”闵鑫通过临床诊疗示范、教学查房、病案讨论、手术示范、举办讲座等,帮助金口河区人民医院麻醉科医务人员掌握临床麻醉医疗活动中的新理论、新理念、新技术。


2021年7月22日,来自金口河区永胜乡的徐奶奶出院了。临别时,她紧紧握住闵鑫的手说:“小闵,这次可多亏了你,谢谢你!”


徐奶奶是一位急性胆囊炎患者,早在两年前,就因胆绞痛到医院就诊,医生多次建议她手术切除胆囊,但她坚决不同意,每次都是对症保守治疗。


当徐奶奶因胆囊炎复发住院,再次想“消炎止痛”时,遇到了闵鑫。为了帮患者打消手术顾虑,闵鑫告诉徐奶奶,他是乐山市人民医院对口支援传帮带的麻醉医生,处理过多例类似病例,都成功了。闵鑫承诺,他和外科团队会用微创技术,尽最大努力为徐奶奶手术,减少她的痛苦。他还邀请乐山市人民医院护理专家一同为徐奶奶制定了个性化的加速康复外科措施。


7月20日上午,闵鑫和医疗团队为徐奶奶施行了全麻下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只有3个1厘米左右的创口,整个手术耗时不到1个小时。徐奶奶术后恢复良好,6小时后就开始进食流食并在床旁活动,术后1天便可自行走动,第2天即顺利出院,从此彻底告别了反复折磨她的胆囊炎。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闵鑫用满腔爱心,将温暖传递给每个需要他的患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基层岗位上践行着白衣天使的神圣使命。


“闻味识病”救患儿

 


图为陈立黎(中)进行教学查房。


“专家一进治疗室,就立马识别出患儿是酮症酸中毒,实在太厉害了!”近日,重庆市武隆区人民医院儿科病房中发出阵阵赞叹。


6岁的小雨(化名)最近食欲不振,体重骤然下降,精神萎靡。小雨的母亲发现后,带她来到武隆区人民医院。入院前,小雨已昏睡了一整天。


在治疗室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对口帮扶武隆区人民医院的主治医师陈立黎,闻到小雨身上有一种特别的烂苹果味,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及专业敏感性,陈立黎判断患儿有极大可能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陈立黎介绍,小雨来院治疗时处于昏迷状态,中度脱水,深度呼吸,加之口中有烂苹果味,这种症状考虑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小儿酮症酸中毒误诊误治率极高,病情十分凶险,易出现休克、意识障碍、急性肝肾功能不全、呼吸骤停、心源性猝死、脑水肿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


经过血糖、血酮体、血气分析等检查,结果证实了陈立黎的判断,小雨被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且为重症。


小雨的生命危在旦夕。陈立黎带领儿科医护人员采取心电监护,动态监测血气、血糖,双通道补液、补钾、胰岛素降糖等紧急救治,经过10个小时抢救,小雨的血糖和呼吸频率趋于平稳,酸中毒好转,生命体征趋于稳定,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经过救治,1天后小雨逐渐苏醒,病情好转,7天后顺利出院。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围绕这个典型病例,陈立黎为武隆区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了专科讲座,帮助医护人员对糖尿病以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日前,武隆区人民医院再次收治了一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医护人员很快识别并确诊,进行了规范化抢救治疗。


自2022年3月陈立黎赴武隆区人民医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以来,指导科室完善相关制度,开展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专题讲座等,全面提升了武隆区人民医院的儿科诊疗服务能力。

 

文/朱燕

2023年3月29日 16:02
首页    深度【封面】    【深度】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