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的症状与防治
近期,感染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者有所增加,且以学龄期儿童为主,这引发了众多父母的担忧。下面为大家介绍有关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大小为2-5微米的原核致病微生物,非细菌亦非病毒,无细胞壁。肺炎支原体对于主要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具有较强的耐药性,而对人们常用的75%酒精、2.5%的来苏水、含氯消毒水等比较敏感。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儿童群体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患儿是肺炎支原体的主要传染源,可通过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在人员密度较大的场所,如学校、幼儿园等更容易感染。感染后发病潜伏期为1-3个星期,且从潜伏期到病情缓解的数周内均具有传染性。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会有什么症状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的主要症状为咳嗽、发热,患者可同时伴有流涕、头痛、咽痛及耳痛等症状。发热的主要表现为中高热,持续性的高热则代表患者病情较重。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可能出现类似百日咳的症状。一些患儿还可能出现喘息症状,尤以婴幼儿患者居多。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早期的体征不太明显,在病情的发展中,患儿会出现呼吸音下降、湿啰音、干啰音等。儿童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可出现黏膜、皮肤、血液、心血管、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等多个系统症状。极个别的肺炎支原体肺炎会发展成危重症或难治性肺炎,其主要临床症状是呼吸困难及呼吸衰竭。
得了支原体肺炎必须住院治疗吗
感染肺炎支原体并不意味着就会患上肺炎。对于轻度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父母平时要注意观察儿童的体温、呼吸、咳嗽等情况,并进行血常规、炎症等检查。当上呼吸道感染向肺部扩散的时候,就会出现肺炎支原体肺炎。当患儿出现发烧持续不退、咳嗽持续时间比较长、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要立即前往医院接受救治。
怎样预防支原体肺炎
目前,尚无疫苗可以有效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因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免疫力是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键。
1.避免前往人流较多、空气流通较差的公众场所。如有需要,请佩戴口罩以做好儿童的防护。
2.咳嗽、打喷嚏时,要用面巾纸掩住口鼻,或者用胳膊或衣袖遮住,用完的面巾纸要扔进有盖子的垃圾箱里。
3.加强手部卫生管理,在流动的水中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双手。在没有流水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含有酒精的免洗剂来进行清洗。
4.冬季进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家长应注意保持居室内空气清新,每次开窗通风至少应在30分钟,保证房间内的空气流通。
5.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适当地锻炼,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同时,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6.对于幼儿园、学校等重点区域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消毒干预。做好个人卫生检查和清洁工作,强化健康监测,防止发生聚集性感染。
7.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应做到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保证饮水量,避免摄入高盐、油炸的食物。
文/黄珣(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