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肝移植术后随访检查

 

随着肝脏移植手术技术成熟以及新的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肝移植手术被认为是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最佳方法。但是,肝移植受者仍需定期随访,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和管理肝移植术后并发症,从而获得良好的长期预后。

很多肝移植患者及家属都十分关心肝移植术后复查需要多长时间进行一次,每次复查都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下面将逐一解答。

 

肝移植术后复查的频率及内容

根据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制定的《中国肝移植术后随访技术规范(2019版)》,同时结合实际临床工作中的随访经验,针对肝移植术后1年内的患者,提出以下随访建议。

肝移植术后第一次出院后1个月内: 应每周随访一次,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肝功能(可反映肝移植综合疗效的最直观指标,包括总蛋白、白蛋白、ALTAST、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和胆汁酸等)、电解质、凝血功能、肾功能和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包括他克莫司浓度、西罗莫司浓度,环孢素浓度等,根据不同的免疫抑制剂选做),乙肝免疫球蛋白滴度、肿瘤指标(包括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甲胎蛋白异质体等)等。此后随访时间逐步延长至每月一次。

肝移植术后3个月:随访时间延长至每月一次时,每个月应全面复查包括移植肝脏超声检查(监测移植肝门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肝动脉以及胆道情况),除以上项目外,应增加乙型肝炎血清学五项指标、CMVEB病毒DNA等检查。

肝移植术后36个月内:每月随访一次,主要内容同上,肿瘤患者增加肿瘤影像学筛查。

肝移植术后612个月内:每月随访一次,主要内容同上。 根据临床经验建议术后超过1年的患者,也应定期复查,其复查频率以每23个月一次为宜,最长间隔不应少于每年一次,复查内容应以主管医生的建议为主,且尽量住院复查。

术后复查的特殊内容

肝脏穿刺活检:肝脏穿刺活检是鉴别和明确各种肝脏病变的“金标准”,尤其是在移植肝功能异常时,更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国内的肝脏穿刺活检率及患者接受度仍存在很大的提高潜力,所以可以考虑不仅仅在移植肝功能出现异常时才接受肝脏穿刺活检,这样往往容易错失发现移植肝早期病变的机会。

胃肠镜检查:根据研究报道,胃肠道疾病的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加上生活方式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其发病率始终居高不下。但我国胃癌和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却因公众对胃肠镜检查的接受度偏低而明显较低。因此,建议定期接受胃肠镜筛查,能够明显降低相关疾病对其远期预后的不良影响。

慢性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等)高危因素的筛查:在免疫抑制剂和不断增长的年龄作用下,肝移植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会随之增高。定期进行心血管高危因素的筛查和管理,诸如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2型糖尿病及脂肪肝等,对改善患者远期预后亦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实现长期生存及更高的生存质量,肝移植术后的随访工作,任重道远。无论是患者及家属都应该更加重视,并积极配合医生的科学管理,才能获得更好的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

/张勇(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

2024年1月29日 14:20
首页    家庭医生    重视肝移植术后随访检查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