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障碍患者如何做好居家康复

 

由于受到疾病的影响,精神障碍患者在自我形象、人际关系、学习和工作状态等方面都会遭受损害,因病程和病情不同,损害程度有所差异。因此,单以症状的缓解情况去判断患者的恢复程度是不科学的。康复的评价还应该包括工作、学习、家庭生活、余暇活动和独立行为等维度。所以,精神障碍患者临床痊愈并不是治疗的结束,居家康复同样重要。

 

正确认识疾病

正确认识疾病包括患者和家属两方面。患者应该从心理上接受患病事实,克服病耻感,保持乐观、自信的态度,正确认识疾病的特征,不要回避。家属要与患者、医护人员达成治疗联盟,形成良好的支持系统,尊重患者,对患者进行鼓励和帮助尤为重要。

提高治疗依从性

患者要了解服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对自己有哪些帮助。学会正确使用药物的方法,知晓药物引起的变化,并按时服药。了解什么是药物的不良反应,学会用适当的方法应对这些不良反应。家属应督促精神障碍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因为不按时服药,容易导致疾病的复发。要定期复查,从医护人员那里寻求适宜的帮助,并与之进行有效沟通。

重视社会功能恢复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主动参与家庭生活。每个人都是“社会人”,社会支持满意度越高的患者,恢复的希望越大。进行社会功能康复的同时,加以正性强化,使患者社会性退缩和社交窘迫行为降低,增强回归社会的强烈欲望,真正成为“社会人”,与社会环境融洽相处,与同学、老师、同事及亲友等和谐相处。关系处理的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

早发现早治疗

患者及家属要学会判断疾病的症状、行为和表现是否正常。通过横向、纵向的外显行为比较仍无法鉴别的,需及时求助医务人员的帮助。

尊重患者

及时帮助患者处理因疾病导致的心理落差,以及病耻感等心理问题,树立积极、乐观的康复理念。尊重患者的人格,不能因为他们精神上的病态而歧视他们。对患者因疾病造成的种种表现给予体谅,在生活上多加照顾和体贴,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让患者主动参与家庭生活,使他们有讨论家庭事务和操持家务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对患者过度照顾、小心翼翼、事事不让参与的做法,对患者是毫无益处的,只能加剧他们精神衰退,不利于康复。只有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意识,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社会功能的恢复与重建。家属作为监护人,更要看护好精神障碍患者,防止其因病情波动出现极端行为,导致不可避免的伤害。家属要安排好患者的饮食起居、工作与学习,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

注重精神康复

精神康复也被称为心理社会康复,着重发掘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相关积极元素,如功能水平、特长、技巧、社会和心理支持等,这些元素能在患者的日常生活中起到正面的作用。另外,“康复”也可以帮助患者离开“患者”的角色。“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生最幸福的事,不是活得像别人,而是在努力之后,活得更像自己。

/王培培(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

2024年4月25日 16:01
首页    家庭医生    精神障碍患者如何做好居家康复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