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颈动脉狭窄 预防脑卒中

 

颈动脉是心脏供应颅内血管的重要通路,在颈部两侧。动脉硬化导致颈动脉血管壁上沉积大量的脂质斑块并占据血管腔,造成血管腔狭窄、弹性变差,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20%至30%的缺血性脑卒中是由颈动脉狭窄引起。严重的狭窄甚至导致血流完全中断,形成颈动脉闭塞。打个比方,颈动脉就像是家里的水管,如果长期输送比较浑浊的水,水中的杂质会积累在水管壁,形成水垢,导致水流不畅。

 

颈动脉狭窄的临床表现

许多颈动脉狭窄患者临床上无任何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有时,仅在检查颈部超声时被发现。有症状的颈动脉狭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脑部缺血症状:如耳鸣、眩晕、黑矇、视物模糊、头昏、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嗜睡、多梦等症状。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局部的神经功能一过性丧失,临床表现为一侧肢体感觉或运动功能短暂障碍,一过性单眼失明或失语等,一般是短暂性、可逆性的,仅持续数分钟,发病后24小时内完全恢复。影像学检查无局灶性病变。

缺血性脑卒中:通常表现为一侧肢体感觉障碍、偏瘫、失语等脑组织损伤症状,持续不缓解,严重者甚至出现昏迷,危及生命。

颈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中、老年患者颈动脉狭窄最常见的病因。危险因素包括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高龄、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等。

颈动脉狭窄的诊断

有些颈动脉狭窄患者可能没有症状。医生会询问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预约进一步检查,所需的检查类型取决于患者的症状和疾病严重程度,主要包括无创和有创检查两大类。

无创检查主要为颈动脉超声、颈动脉CTA、颈动脉MRA。

有创检查主要为血管造影术(DSA)。

颈动脉狭窄的防治

改变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当锻炼、戒烟限酒。

药物治疗:包括控制血压、控制血糖、控制血脂、抗血小板治疗。

手术治疗: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两者各有优缺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通过手术直接切开狭窄的颈动脉去除斑块的手术,可以去除附着在血管内部的几乎所有斑块。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一种从血管内固定斑块的方法,该手术方式采用球囊导管展开狭窄部分并放置金属支架,改善血管流通及供氧。因为是微创,所以这种治疗方式不存在术后感染等问题,但风险是支架放置时可能导致斑块脱落并流入大脑导致中风。而且,介入手术后仍需服用药物以防支架内血栓形成。

总之,如果年龄超过40岁,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长期吸烟、饮酒、有心脑血管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一定要及早前往医院做颈动脉超声筛查,尽早弄清楚自己是否存在颈动脉斑块、狭窄。

文/吴明薪(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人民医院)

2024年5月14日 15:46
首页    家庭医生    认识颈动脉狭窄 预防脑卒中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