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防止医院感染的关键部门

医院感染,亦称院内感染,指的是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这种感染不仅增加了个体病情的复杂性,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消毒供应中心(CSSD)作为医院内部的核心部门,肩负着对医疗器械、设备进行清洗、消毒和灭菌的重任,是防止医院感染的关键防线。

 

重要性

1.预防医院感染:消毒供应中心通过严格的消毒、灭菌流程和管理制度,确保每一件医疗器械和物品都达到无菌标准,从而降低患者在手术或治疗过程中感染的风险,有效灭菌,直接降低手术感染风险,杜绝交叉感染。

2.保障医疗安全与质量:无菌器械是手术成功的前提,避免因污染导致的医疗事故。

3.优化成本:规范管理可重复使用的器械能减少资源浪费。

4.合规运营:符合国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行业标准》等法规要求。

 

工作流程

1.回收:将回收物品运送至消毒供应中心。

2.分类:根据物品的种类、用途和污染程度进行分类,以便后续处理。

3.清洗:使用流动的清水和清洗剂对物品进行初步清洗,去除表面的污垢和血迹。对复杂结构的器械进行拆卸和刷洗,确保无死角。清洗后的物品进行漂洗和冲洗,去除清洗剂残留。

4.消毒:消毒后的物品进行无菌检测,确保无菌状态。

5.干燥:采用烘干机或酒精、无菌布对消毒后的物品进行干燥,干燥过程中注意避免二次污染。

6.检查与保养:目视检查器械的完整性、清洁度和功能,对损坏或功能不佳的器械进行修复或更换。使用润滑剂对器械进行保养,防止生锈和卡顿。

7.包装:将器械放入合适的包装材料中,确保密封性和无菌性。标识清楚器械名称、数量、生产日期和失效日期。

8.灭菌:采用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或低温等离子灭菌等方法对器械进行灭菌。确保灭菌时间和温度符合规定要求,并进行生物监测确保灭菌效果。

9.储存:将灭菌后的器械存放于无菌物品存放区,确保环境干净、整洁。物品放置应固定位置,标识清楚。

10.发放:根据临床需求,及时将无菌物品发放至各科室。

 

区域划分

消毒供应中心主要分为两个区域,即生活区和工作区。生活区是进行日常办公、休息和更衣的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避免污染。工作区包括以下区域。

1.去污区:负责医疗器械物品初步清洗、去污。

2.检查包装灭菌区:负责清洗后的医疗器械物品的检查、包装和灭菌。

3.无菌物品存放区:负责存放已灭菌的医疗器械、敷料等物品。

 

设备设施

1.清洗消毒设备:如超声波清洗机,利用高频声波产生微小气泡,在接触器械表面时爆破,带走附着的污垢和细菌,实现深层清洁。

2.灭菌设备:如高压蒸汽灭菌器,通过高温高压蒸汽渗透到医疗器械,达到灭菌效果。

3.环境控制设备:如空气过滤系统,通过高效过滤器去除空气中的微粒和微生物,保持室内空气清洁;温湿度控制设备,通过调节温湿度,抑制微生物生长。

 

人员培训

1.理解消毒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掌握消毒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

3.熟悉并严格执行消毒流程的执行标准。

4.了解个人防护知识,正确穿戴防护用品。

5.具备生物安全意识,了解潜在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6.掌握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如设备故障、人员受伤等。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中心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医疗环境,降低了术后感染的风险,保障了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

文/吴贞华(吉林省白山市中心医院供应室)

2025年5月12日 16:56
首页    科普稿    消毒供应中心——防止医院感染的关键部门

推荐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单位联系。

健康中国行动

 

从此刻 向未来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信

扫码二维码

关注官方微博

扫码二维码

关注微信视频号